皮特凯恩群岛

第1行—第3行。

皮特凯恩群岛,正式名称为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奥埃诺。是一个由4座岛屿组成的南太平洋群岛,其中只有一座岛屿有人居住。该群岛也是英国在太平洋地区所剩下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只有第二大岛皮特凯恩岛有人定居。人口67(2011年)。

小岛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岛上居民的祖先都是英国邦蒂号帆船战舰(HMS Bounty)上的叛变船员,这段传奇性的历史已经被写成小说,并被拍成多部电影。皮特凯恩群岛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少的地区,只有9个家庭还居住在此。

1789年,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战舰由塔希提岛驶往西印度群岛。途中,9名士兵在大副克利斯敦(Fletcher Christian)率领下发动了一场震惊全英的哗变,战舰改航,驶向南方群岛。哗变后几个月,邦蒂号一直在斐济以东的岛屿周围航行。最后,兵变者决定在荒无人烟的皮特凯恩岛定居,以躲避英国皇家海军的追杀。为避免船只被发现,他们在海上将邦蒂号付之一炬,使其沉入海底,今天人们还可以在海底看到邦蒂号的残骸。1790年,“破釜沉舟”后的9名叛乱船员和18名塔希提男女(6名男人和12名女人,其中一个是孩子),开始在皮特凯恩岛安家落户。

最初,由于遭到粗暴对待,塔希提男子经常与英国人对抗,相互残杀。到1794年,只剩4名船员与10名塔希提妇女和她们的孩子。1799年,为避免再次发生内讧,最后2名英国船员约翰•亚当斯和杨,决定将《圣经》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指导。于是,他们皈依基督教,用《圣经》中的文字教孩子们读写。1800年,杨死于哮喘,只剩下亚当斯领着一帮妇女和孩子艰难度日。

1808年,美国捕鲸船托帕兹号抵达皮特凯恩岛,发现亚当斯治理着一个和谐社会,包括亚当斯妻子在内的10名塔希提妇女及几个孩子和睦相处,生活平静。1814年英国海军再度发现了该岛,但却被岛民的历史所感动,便于1825年赦免了亚当斯。他于4年后病逝。为纪念亚当斯的传奇经历,皮特凯恩岛的首府以约翰•亚当斯的名字命名。

美国某电影公司,以塔希提和皮特凯恩岛迷人的南太平洋风光为外景,拍摄了题为《叛舰喋血记》的影片。讲述的是在邦蒂号战舰上,由于年轻的海军士官拜姆和大副克里斯蒂不满舰长的凶残虐待而带领水手们发起叛乱。影片通过一个富于冒险和浪漫色彩的军事题材故事,把矛盾冲突集中在一次充满惊涛骇浪的航行中,塑造了舰长和大副克里斯蒂两个性格鲜明的银幕形象。该片情节紧张激烈,节奏明快,获得第8届奥斯卡(1935)最佳影片金像奖。片中三个男主角因演出精彩,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纪录。影片向西方各国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天地。一时间,皮特凯恩岛走进了千家万户。

哗变66年后的1856年,岛上居民人口增殖达194人,多到小岛无法承受的地步,岛民们于是向维多利亚女王求援。女王批准岛民们迁徙至诺福克岛(Norfolk Island)。于是在1856年5月3日,全部193名岛上的居民开始迁徙。但是18个月后,17名岛民又重新回到了皮特凯恩群岛,5年后又有27人返回家园。1937年岛上的人口达到历史性的高峰233人,之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大部分迁往邻近的新西兰,使得今天岛上的人口保持在数十人左右。

皮特凯恩岛的所有传奇,似乎都与200多年前的邦蒂号有关。那艘被焚的邦蒂号帆船战舰,在“破釜沉舟”的悲壮声中,透着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与信心。